速录速记网 http://sulufans.com
投稿邮箱:sujipx@163.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速录人物 > 速草 > 从地震废墟中走出的速录师

从地震废墟中走出的速录师

发布时间:2024/4/29 20:26:20 阅读次数:1908
    如果不是2008年那场震惊中外的大地震,18岁的何翠青如今应该上大一了,在象牙塔里做着小女孩的梦;也可能早早地离开学校出来打工,和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90后务工者一样。

    人生没有“如果”。改变了许多人命运的汶川地震,夺走了她的右腿,又迅速给她贴上了“抗震救灾小英雄”的标签,荣誉和关注随之而来,但光环背后,路还得自己走。

    5年的时间,模糊了许多人的记忆,也就是在渐渐淡出公众视野的5年里,在经历了种种艰难、辛酸、茫然、无助后,她脱胎换骨,破茧重生。

    如今,她的身份是职业速录师,半个月前刚刚来到宁波工作。她愿意和我们分享,那个最真实的自己:不是一个坚强乐观的符号,而是一个带着微笑和眼泪慢慢成长的姑娘。

    记者 樊卓婧 程鑫

    欢迎您加入东南商报特稿栏目微信:“程钟婧鼓”,了解更多内容。我们会上传原汁原味的“未删节版”稿件,也会和您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我们希望通过微信了解您的阅读心得,也希望您多多报料哦。加入方式:1.扫描右边的二维码;2.搜索微信号dnsbczjg。我们期待您的关注。

    废墟下的“抗震小英雄”

    面对记者的提问,她总是得体地回答:“不后悔回去救人!遗憾的是我没有救出更多的同学!”

    11月22日中午1点多,宁波栎社机场接机大厅,宁波指南针速录学校的校长何娟和老师们举着横幅,早早地等着。

    这所学校每年都要在全国的速录培训学校挑选有资质有潜力的速录师,从事培训和外派会议记录的工作。今年10月初,何娟收到了山东威海亚伟速录学校的推荐名单,何翠青就是其中一员。

    看到这个熟悉的名字,何娟百感交集。当年,那个13岁的瘦小姑娘感动了无数人,多年过去了,当初的画面还历历在目。何娟当即决定,要帮助她实现自己的理想。在何娟看来,要让那些有名或无名的英雄们都知道,我们没有忘记他们,社会没有忘记他们。

    “欢迎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小英雄何翠青”,何娟精心准备的横幅格外显眼。很多旅客纷纷回过头去:这个名字挺眼熟,可是,她是谁呢?

    在百度搜索“何翠青”三个字,关于她的报道铺天盖地,但那大多是5年前的了。新华网的一张照片一下子揪住了人们的心,画面上的小女孩被压在一堆钢筋瓦砾下面,戴着大大的口罩,蓬松凌乱的头发上全是灰,口罩上面是大大的黑白分明的眼睛,巴巴地盯着你,无限期待,那是最本能的,求生的渴望。

    时光回到2008年5月12日。那年,何翠青是四川青川县木鱼中学一名初一学生。

    地震发生时,何翠青午睡后已经起床并走出了寝室来到走廊,当她发现地面晃动并意识到发生地震时,第一反应就是往外跑。但这个时候,她想到了寝室里10多名同学还在睡午觉,于是又迅速返回寝室去叫她们。

    “地震刚开始,一些同学还以为是谁在捣蛋摇床。我进去后大喊"快醒醒,地震了!"这时那些同学才慌忙地爬起床往外跑。”

    然而,就在何翠青返回寝室喊人的瞬间,学生宿舍楼开始倒塌,最终她和其他未来得及逃生的女孩一起被压在废墟下。

    她们被压后无法动弹,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清。“刚开始,我们还有4个人能够说话,相互鼓励着,一定要等到救援,一定要活下去。大家轮流向外呼救,以保存体力。”何翠青说,“但慢慢地,说话的人越来越少,也不知过了多久,就剩下我一个人在呼救了。”

    在灾难发生47个多小时后,2008年5月14日下午4点左右,现场救援人员听到废墟中传来微弱的呼救声,呼救的正是何翠青。当天下午4点58分,这个在废墟中被困50个小时的小姑娘被成功救出。

    有时候,一个瞬间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刚刚获救的何翠青以为没事了,她并不知道,在折回去救同学的那一瞬间,她的命运已经改变。

    因为紧要关头抢救同学而错失逃生良机,她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少年”。

    面对记者的提问,她总是得体地回答:“不后悔回去救人!遗憾的是我没有救出更多的同学!”当年的照片上,病床上的何翠青笑容灿烂,一脸阳光,传递着正能量。

    不想活在过去的阴影里

    她说,她其实没有大家看到的那么乐观坚强,那一阵子,心情总是摇摆不定,前一秒还想着,这么多人关心,一定要积极地活下去,下一秒,翻江倒海般难过。

    可是,镜头拍不到的地方,是难以愈合的创伤。

    由于重物长时间挤压,肌肉组织坏死,专家最终为她的右小腿做了截肢手术。而她知道失去小腿,是手术以后好几天的事。

    术后,她全身被裹得严严实实的,不能动弹,头也抬不起来。几天后才可以挪一下脖子,看见双腿上盖着一条毛巾,但腿部没多少知觉。她尝试着动了动大腿,一只腿上的毛巾动了几下,但另一只腿上的毛巾一点都没动。

    “我当时没反应过来,下意识地抬头看了一眼我妈,我妈没说话,捂着嘴跑出了病房。几分钟后,我爸进来了,他只是一个劲地重复,"没事,没事"。我突然就明白了。”

    她只有13岁,没了腿,接下来的路怎么走?

    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她变得脾气暴躁,天天跟妈妈吵架,哭得像小孩子,经常蒙着被子,谁也不肯见,尤其是心理咨询师和记者。她知道每个心理咨询师都是好意,他们比谁都小心翼翼,可是在她看来,每句话都触碰到自己血淋淋的伤口。至于一拨又一拔的记者,她烦透了那个问题:“后不后悔?”

    什么叫后不后悔,她折回去喊同学的时候,根本没有想过这是一种选择,她只知道朝夕相处的同学还在宿舍里躺着,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就在自己的上铺,她怎么可能不回去喊他们一声?一瞬间的事,根本没想到会是现在的结果。

    那些日子,余震不断,有好几次,爸妈都不在身边,晚上余震来了,志愿者抬着她的床就往外跑,一路颠覆,她全身上下钻心地疼痛,恐惧渐渐变成了不耐烦:“我说你们别管我了,让它震去,随它吧。”

    她被抬到广场上,没有帐篷,露天躺在黑暗里,想着未知的明天,那感觉,并不比被困废墟下的50个小时强。

    截肢后不久,她被送往深圳市中医院继续治疗。2008年年底,她又到北京国家康复中心安装了假肢,并接受康复训练。每一个靠假肢行走的人都曾恨过假肢,第一次在假肢上站立,何翠青就痛得浑身汗水浸透了衣服。那种又愤怒又沮丧的感觉,说不出来。

    “你想发火,可是不知道找谁发。是谁把你变成这个样子的?没有人,大家把你救了出来,大家都在帮助你……”

    她说,她其实没有大家看到的那么乐观坚强,那一阵子,心情总是摇摆不定,前一秒还想着,这么多人关心,一定要积极地活下去,下一秒,翻江倒海般难过。而康复,就是在摇摆纠结中一点点完成的。

    她知道,这辈子要站起来,除了练好假肢,别无选择。她将自己绑在一张带有遥控装置的小床上,遥控开启,她就随着小床站起来,蹲下去。如此反复不知道多少次,有时候是在积极锻炼,而有的时候,是在和自己较劲。

    同样需要康复的还有手,除了右小腿截肢,她的右手臂还多处骨折,神经也受到损伤,手臂麻木,僵硬,无法自由弯曲,手指也无法伸直。

    手臂康复也是件很艰难的事。在医生的指导下,她先要抓握粗大物件,强迫右手抓拿着东西并反复屈伸。刚开始,东西一抓起就掉,无论她怎么着急,力气就是使不出来。这种枯燥的训练坚持了好几个星期,右手臂总算能够伸曲自如了。接下来,她又开始抓拿弹珠,对弯曲僵直的手指进行康复。

    她也说不清楚,什么时候开始接受失去右腿这个事实,开始不再痛哭流涕,只会为每一点点的进步而欣喜。她慢慢地学会独立行走,并且在逐渐恢复生活自理的能力。

    “苦难不是人活下去的理由,快乐才是。只要还有呼吸,就有盼望。”多年后,她看到同样在地震中截肢的廖智的话,泪如泉涌。而她也有了自己的感悟:“生活就是这样,它比你还要了解你自己,给你的磨难绝对在你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只不过你当时不知道。”

    2009年3月,她重新回到校园,和幸存的同学们一起,复读初一。一切都不一样了,原来的学校已变成了一片废墟,从幼儿园到小学都形影不离的好姐妹,和那些废砖碎瓦一起长埋于地下。相似的情景总让人触景伤情。

    她的腿脚还是不方便,上厕所蹲不下去,排队打饭也要人扶,他们处处照顾她,可那种照顾让她压抑。“上体育课,老师就让我到一边休息,其实我是可以上的,我也可以打球。”她不喜欢这种保护,因为这一切无一不在提醒她,一年前发生的可怕的一切。

    余震还是不断,她非常害怕,因为每一次都会触动那不堪回首的记忆,她觉得自己时时活在过去的阴影里。这个时候,山东威海一名一直关心帮助她的热心市民再次联系上她,问她愿不愿意换个环境,去威海读书,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1]

 
返回速录fans首页

上一篇:李盘艳:用“热情”学习速录,用“..
下一篇:小王:我是最幸运的亚伟速录师
相关标签:速录师培训,速录爱好者网校
相关文章

图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