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录速记网 http://sulufans.com
投稿邮箱:sujipx@163.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速录百科 > 速录博文 > 中国汉字差点变成了汉字拼音

中国汉字差点变成了汉字拼音

发布时间:2024/4/29 0:46:11 阅读次数:2003
    昨天,很荣幸见到了王永民高级工程师。对于现在以电脑代笔的人们而言,王永民是何许人也,或许不用做太多的介绍。因为王永民就是“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的发明人,现在的身份也晋身为中国发明协会副会长。

    20多年前,笔者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所在处室上报的文件必须经由打字室录入,之后校对,再打印……有时候,打字室里需要录入的文件非常多,为了能够加个塞儿,加快工作效率,各处室的工作人员不得不对打字员低声下气、好言好语。当时,看着打字员双手滑动、运指如飞的情景,确实觉得将手写文字变成打印文字真不容易。

    那个时候,打字有专门的打字机,印象中好像是“四通2400”,后来升级为“四通2401”。而打字员面前的桌子上或者墙面上还都会有一篇“五笔字型字根表”,什么“王旁青头戋(兼)五一”、“土士二干十寸雨”……看上去像是武功秘籍的口诀。正是这些拗口的口诀,让笔者记住了“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的发明人王永民,感觉他仿佛就是撰写《九阴真经》的黄裳。

    不过,等到笔者自己攒了一台电脑,需要“换笔”的时候,却没有去学习什么“王旁青头戋(兼)五一”,而是选择了智能拼音输入法。首先,笔者想写的内容总是先在脑海中形成一个词、一句话,而这些内容又是以声音的形式浮现出来的,并不是一个又一个的方块字;其次,笔者所受小学的拼音教学基础较为扎实,成年之后依然可以信手拈来、拼读自如;再次,笔者生活在北方,普通话是主要沟通交流的“官方语言”,拼音输入十分便利。

    想必与笔者原由类似的人不在少数,自然与“五笔字型”道了再见。

    从“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正式面世,到今年整整30年时间。不知道,现在的“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是否还是计算机、手机汉字输入的主流。依笔者管见,随着手写输入、语音输入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必然遭到严峻的挑战。同时,在速记、速录方面,已故唐亚伟先生发明的“亚伟速录法”也逐步在政府、司法、企事业单位得到广泛的使用。“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固有的速度优势想必也遭到弱化。

    “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如何应对挑战。王永民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观点:“拼音输入——汉字文化的掘墓机”。其实,早在计算机逐步推广应用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机”的观点。因为当时在电子计算机输入文字方面,拼音输入法是一种最为普及的输入方法。而王永民发明“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恰恰用实际行动否定了“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机”的观点。

    事实上,当年“汉字的掘墓机”并不是计算机。早在上世纪初,中国的很多有识之士就一直倡导并力行“汉语拼音化”。新中国成立后,汉字拼音化改革更是得到进一步推进,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甚至已经确定采用拉丁字母的汉字拼音方案。由于赶上了“文化大革命”,汉字拼音方案被搁置起来。1983年,王永民发明的“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对于否定“汉语拼音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几年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更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意味着中国文字不用改革了。同时,明确汉语拼音不再被看作文字,而只是被看作是一种辅助汉字的工具。汉字是正宗的、法定的文字,而拼音不是法定的文字。

    至于“拼音输入——汉字文化的掘墓机”的观点,王永民认为,在电脑和手机上用拼音输入汉字,实际上是在“用拼音代替汉字”。长此以往,必然使越来越多的人提笔忘字,甚至不会写字,使报纸、书籍、电视屏幕上的错别字越来越多。造成这一严重危机的根源,就是人们把“拼音字母”当成了思维和书写的载体,而汉字的灵魂即笔画和结构,却蜕变成了汉字的“第二层衣服”,亦即成了“拼音字母”的衣服。这种主客易位、本末倒置的做法,是对汉字的自我疏远,对汉字文化的自动阉割。

    事实胜于雄辩。不久前,央视举办的“汉字书写大赛”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好多字不会写,汉字书写能力严重退化”、“常用字也经常提笔忘字”、“用键盘的时间远大于握笔的时间”……社会民众的感慨似乎也印证了“拼音输入——汉字文化的掘墓机”的看法。

    从汉字的演变来看,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七个演变阶段,形成了“甲金篆隶草楷行”的“汉字七体”。不过,现在还有哪位作者使用甲骨文、小篆书写文字吗?即使是隶书、楷书也是比较少见了。如果想亲眼得见“甲金篆隶”各种字体,那么只有书法家的书法作品,以及计算机的字库了。

    时代是发展的,语言文字固然是文化的载体,但也是沟通、交流的载体。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文字一直是“高富帅”阶层的专利,形成了文化、文学、教育的壁垒。而今汉字“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普罗大众通讯(通信)沟通的一种主要手段,本身也是一种汉字文化的进步与普及。笔者不否认汉字书写、汉字文化的重要性,但是汉字书写、汉字文化的根本是致用,与采取什么样的输入法并没有什么关系。同样,王永民高级工程师的“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不是也把汉字拆得七零八落吗?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曾讲:“美国的厉害之处,每一件东西跟当时的生活结合起来,这一点跟中国很不一样,中国的许多东西都是为古代服务,不是为现代服务,这是中国的传统……中国讲文字是讲古代的,没有现代的,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文字改革要变成一门学问。”

    现在看来,中国汉字算是“保住了”,但是中国文化的创新、发展仍然需要在不断的争论与争议中继续前行。

[1]

 
返回速录fans首页

上一篇:我的速记学习法
下一篇:当速录成为一种职业
相关标签:打字员,速录师培训,速录爱好者网校
相关文章

图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