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录速记网 http://sulufans.com
投稿邮箱:sujipx@163.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速录新闻 > 媒体速记 > 北京日报人物副刊专访――唐亚伟“速记”泰斗的漫长征程

北京日报人物副刊专访――唐亚伟“速记”泰斗的漫长征程

发布时间:2024/4/20 5:12:32 阅读次数:10889

    终于,他从钢琴演奏上受到启发,既然弹钢琴可以一只手弹主旋律,另一只手弹和弦,甚至可以交叉弹奏,那么电脑速记完全也可以采用双手同时敲击键盘输入的方法。因为两只手同时敲击键盘,记录的速度自然能够明显提高。但是,这个想法引发的下一个问题是,必须抛弃现有的计算机键盘,重新研制一种新型的速录键盘。凭借深厚的速记功底、丰富的编码能力和扎实的拼音功夫,唐亚伟重新对键盘进行设计。面对26个字母,声码需要用几个键、韵码需要用几个键、按键相互之间的关联等等,成为他每天琢磨的重点。1993年,他拿出了一套完整的电脑速记编码方案和速录键盘设计。但是,计算机速记在当时计算机还很不发达的情况下,让别人听起来是那样的陌生,与人合作开发的事宜一再搁浅,后来才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公司。

    直到1994年,经过了几百个日夜,速录机终于在北京展览馆最显著的展台前亮相。30分钟的演讲后,与会者在出门的时候,每人可以得到一份热腾腾的快报,这就是用速录机来进行实时记录、瞬间完稿,再用速印机把一张张的快报印刷出来的。它,无疑成为了那次展览会的一个亮点。

    1995年,在荷兰举行的第 41 届国际速记联合大会的展厅里,各国代表惊奇地发现中国已拥有自己的中文电脑速记机了。因为中国文字是方块字,用电脑速记毕竟是一个难题。是谁攻克难点,使中文电脑速录梦想成真?唐亚伟,一个国际速记界熟悉的名字又闯进了他们的视野――“亚伟中文速录机”。

    4、透露健康秘诀:速记留驻了青春

    我和唐老一问一答,畅谈着。坐在一旁的王小姐用亚伟中文速录机记录着。不慌不忙,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谈话的中文记录。我为这种神奇的工作方式所惊异,唐老却平静地继续着侃侃而谈:“速录机是多键并击,一下按几个键,双手并击,一击出现两个汉字。这种多指并击的方法在生理上是完全可能的,弹钢琴就是一例。我们用拼音的方法,左右对称的键盘,一手可打出一个声韵结合的汉字,两手并击,一下打出两个汉字,即一个双音词。速度很快,完全可以跟上语言的速度,甚至可以在看打录入的时候,每分钟超过 200 字以上。一个人讲话每分钟大约是 180 字左右,速录机完全可以胜任了。”

    唐老告诉我,人的讲话口语和书面语言是有差距的,口语罗嗦一些。我国语言学家、教育出版社社长张志公先生,对他自己讲话的记录稿,他一看就说这是“速记稿”。如果按照录音带一字一句整理的口语进行,没法看,太罗嗦。一个好的速记员,要有一定的写作素养,才能打出高水平、高质量的稿子来。唐老的儿子唐可亮补充说:在编码攻关的日子里,老人或是在斗室里钻研试验,或是骑着自行车到图书馆查寻资料,到中关村电脑界“弄潮”,仿如年轻人一般奔波。

    在唐老的名片上还有众多的头衔: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所教授、顾问,中国老教授协会理事会理事,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顾问,复旦大学北京校委会顾问,北京国际书画艺术交流中心顾问、中国文献信息速记学会会长、北京速记协会理事长兼培训中心校长、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常务理事兼速记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晓军办公设备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会顾问等等。

    我试着打探他的身心健康的秘诀,他笑了笑,认真地说:那和速记有关,每天速记大量的信息,也留驻了青春。

    他的家人开玩笑地举例佐证:老人70多岁的时候,还总是喜欢骑自行车走来走去。一次被汽车剐倒,摔了一跤,脑部出血。治疗期间,他叫不出任何人的名字,即使是面对着亲人,但他却能清晰地说出“速记”。病愈后,家人都对他说,您是六亲不认,只认识“速记”啊!

    今天,令老人十分欣慰的是,亚伟中文速录机已逐渐被国人所认识,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上一页[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速录fans首页

上一篇:百姓身边的国家科技大奖:亚伟中..
下一篇:会议经济催熟电脑速录职业
相关标签:唐亚伟速记,速录师培训,速录爱好者
相关文章

图文报道